咨询热线

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英语语言学导论课程大纲详解:32学时专业课程,适用英语专业学生

文章作者:佚名    时间:2025-01-23 00:13:54

《英语语言学概论》课程大纲

一、课程概述

课程代码 N19ZY04030 课程模块/课程性质 专业课程

课程名称 英语语言学概论 总学分/学分:32 学分/2 学分

理论学时/学分 32 学时/2 学分 实践培训学时/学分 0 学时/0 学分

第五学期开学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必修课程《综合英语》1、2、3、4; 《英语阅读》1、2、3、4; 《英语语法》1、2; 《英语音像》1、2、3、4; 《英语口语》1、2、3、4属于教研室英语专业教研室

教材选用胡壮林。 《语言学教程(第五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大纲撰稿人段志高 大纲审稿人高伟、赵雅玲

课程简介:(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相关课程三个方面阐述)

1.1 课程定位

《英语语言学概论》是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一门理论课。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人类语言研究的丰富成果,学习英语发音、词汇、语义、句法、语用、认知、语言理论和英语教学、语言与社会,培养语言意识。培养理性思维,拓宽学生的思想和视野,增强学生语言学习和未来语言教学的理论深度,全面提高语言研究能力。

1.2 课程设计思路

(一)概念。本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2)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三大能力,即掌握语言学的基本信息、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基本掌握语言学各分支的基础知识,形成语言使用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力,并能够初步使用语言。学习解释语言现象和解决英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的知识。

(三)教学环节和学习内容。学生需要通过相应的学习环节实现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语音学、音韵学、词汇、句法、语义、文体、语言与社会文化、语言学与外语教学、语言流派等普通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 语言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学习方法和结果。学生的主要学习渠道包括查阅资料、课堂讲解、课堂小组讨论等,主要可见的学习成果有:

1. 4 项日常作业:1)一篇短论文; 2)三项与语言知识应用相关的作业

2. 课堂上回答问题。学生每次回答与之前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在每次回答的80分基础上加5分。四次就是100分。

3. 最终测试结果。

学生在学期末进行闭卷考试,主要测试学生是否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是否了解英语著名语言学家的主要著作和思想,是否能基本掌握语言学的基本知识。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形成语言运用的意识和能力。

(五)课程评价的考核方法或者依据。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

考核方式分为期末考试、日常作业和课堂表现。期末考试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期末考试占总体评价的50%,日常作业占40%,课堂表现占10%。

一个。期末考试中的客观题

主要考核学生是否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是否了解英语著名语言学家的主要著作和思想。期末试卷中客观题的得分为 55 分。 (对应课程目标1)

b.期末考试主管问题

主要考核学生能否基本掌握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知识,形成语言使用意识和能力。期末考试主观题满分45分。 (对应课程目标2)

c.每日作业+课堂表现

每日作业有4项,主要考核学生能否运用语言知识解释语言现象、解决英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纠正自己的语言错误、进行初步研究等。 (对应课程目标3)

1.3 相关课程

英语语音、英语词汇、英汉语言比较、英语语用学、英语学科教学理论等。

2. 课程目标

2.1 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能够掌握语言学的基本概念;能够基本掌握语言学的一些基本观点;能够基本掌握语言学各分支学科的基础知识;能够正确描述和发音英语元音和辅音;对阅读语言有初步的了解 具有研究文学的能力;能够初步运用语言学知识解决英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能够运用语言学理论进行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够具备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形成正确的语言观,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目标1:能够判断和记忆英语语言学总论和分支中的语音、词法、句法、语义、语用等基本术语,陈述其基本内容,明确分类标准,阐述相关联系和方法。差异,并结合术语和实例分析语言结构、属性、功能与社会、文化、认知等的关系,构建初步的语言知识框架。

课程目标2:能够描述语言学研究成果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树立应用语言学理念,形成探索语言知识在外语教学中应用的积极态度,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语言学习、研究和教学。

课程目标3:能够探究学习和生活中的语言问题,综合运用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理论视角和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解释和解释,并能够反思和客观评价其应用和解释力,从而为语言学习做出贡献。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实践建议。

2.2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之间的对应关系(示例)

课程目标指标点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1

指标点3.2:英语语言知识和应用。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能够基本听懂正常语速口语的英文原文,并能阅读和翻译常见文体、主题的书面材料;能够使用英语口语和书面语有效地传达信息、意见和情感。 。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

课程目标 2 指标 3.3:英语文学和文化知识及应用。能够阐述英语文学和文化知识的基本思想和相关理论;描述英语语言的发展历史以及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基本情况;具有一定的文学文化鉴赏能力,能够对文学作品和文化现象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论。毕业要求3:学科素养

课程目标 3 指标点 8.2:共同学习。能够形成积极主动的团队合作意识;能够阐释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和内涵,能够在学习和教育实践中运用小组讨论、观察、互助等团队合作方式,开展互助、合作学习。毕业要求8:沟通与合作

2.3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之间的矩阵关系(示例)

毕业要求

课程目标 践行师德社会 教学社会 育人社会 发展

师德

规范教育

情感主题

识字教学

能力等级

指导全面

教育学会

反思性沟通

合作

指标点 1.11.21.32.12.22.33.13.23.33.44.14.24.35.15.26.16.27.17.28.18.2

总体目标MHM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注:相应内容填写H(高支持)、M(中支持)、L(低支持)。

三、教学内容

3.1 课程内容及要求: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

章节主要内容

模块一

语言学邀请函 语言的本质特征、不同学派对语言功能的划分、语言学各分支简介、四对语言学的重要区别 6 讲授法教学、研讨学习

模块2

国际音标中的发音地点和方法;英语辅音和元音的发音;掌握语音学的基本概念。 6 讲授法教学与讨论式学习

模块 3

单词和形态学语素、词根、词干、词缀、自由词缀、粘连词缀、词素变体、可变词、不可变化词、语法词、词汇词、公开类词、封闭类词、词形变化;构词法讲座4 法律教学、研讨式学习

模块四

从Word到Text语法结构、结构内部语法、结构外部语法、直接成分、向心结构、离心结构、平行、从属、语法主语、逻辑主语、类别、自然性和语法性、一致、递归、连接、嵌入、形式、意义、联系方式等。 4 讲授法教学

模块五

意义 利奇的七种意义;指称理论和语义三角理论;词汇意义关系;暗示和预设;语义成分分析;句法组合原则、句子层次结构;命题、主语和谓语。 4 讲授法教学

模块 6 语言与认知

语言习得的四个阶段,语言理解和产生的一些心理模型;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内容 4 讲座法教学、研讨式学习

(学生自学)

模块七

·语言使用语用学的重要理论,包括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理论和关联理论。 4 讲授式教学与讨论式学习

3.2 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对应矩阵

课程目标

教学内容 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3

模块 1 语言学邀请 H

模块 2 语音HHM

模块 3 单词和形态HH

模块 4 从单词到文本MHM

模块 5 含义HMH

模块 6 语言和认知HHM

模块 7 使用语言MHM

注:相应内容填写H(高支持)、M(中支持)、L(低支持)。

3.3 教学单元设计

模块 1 语言学邀请

支持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1

教学重点:语言的设计特征、语言的功能、主要分支和语言、语言学的重要区别。

教学难点:语言的设计特征、语言的功能、语言学的重要区别。

教学内容: 1.为什么要学习语言?

2.什么是语言?

3.语言的设计特点;

4.语言的功能;

5.什么是语言学?

6.语言学的主要分支;

7.宏观语言学;

8.语言学的重要区别

课后思考:思想政治因素:查找一些有关中国著名语言学及其主要思想的资料。

模块 2 语音

支持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1、2、3

教学重点:语音生成、辅音和元音、音系分析。

教学难点:语音分析。

教学内容: 1.语音产生与音标;

2.辅音和元音;

3.英语的发音;

4.音系分析;

5.超心智学。

课后感想:思想政治因素:请比较英汉音节结构的差异。

模块 3 单词和词法

支持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1 和 2

教学重点:语素类型和形态过程。

教学难点:词位、语素、词形变化。

教学内容: 1.词语的性质;

2.语素的类型;

3.形态过程。

课后感想: 1.如何区分词位、语素和词形变化?

2、思想政治因素:请比较英汉构词的差异。

模块 4 从文字到文本

支持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1、2、3

教学重点:句法关系、语法结构及其构成、范畴、递归性、句子连接。

教学难点:句法关系、递归、句外。

教学内容: 1.句法关系;

2. 语法结构及其组成部分;

3.类别;

4.递归性;

5.超越句子

课后感想: 1、什么是歧义句?找到一些并尝试纠正它们。

2、思想政治因素:请比较英汉语法差异。

模块 5 含义

支持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1、2、3

教学重点:利奇的七种意义、意义关系、成分分析和句子意义。

教学难点:利奇的七种意义、成分分析和逻辑语义。

教学内容: 1.“意义”的含义;

2. 参照理论;

3.感知关系;

4.成分分析;

5、句子意思。

课后感想: 1、利用书中学到的意义知识谈谈一些成语的翻译。

2、思想政治因素:我们如何向外国人传达汉语中的文化因素。

模块 6 语言和认知

支持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1、2、3

教学重点: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

教学难点: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

教学内容: 1.言语行为理论;

2.会话含义理论。

课后感想: 1. 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形成图式。

2、思想政治要素: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国观?

模块 7 使用的语言

支持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1、2、3

教学重点:自学。

教学难点:自学。

教学内容:自学。

课后感想:思想政治因素:谈话时如何避免得罪别人?

4. 课程实施

4.1 课程团队

课程负责人:段志高,男,1968年出生,四川人;文学硕士,副教授。

团队成员:我校教师魏雪梅、徐曼。

魏雪梅:女,1987年出生,重庆人;文学硕士、讲师。

徐曼:女,1990年出生,河南人;文学硕士,助教。

4.2 参考文献

[1]戴卫东、何兆雄,《新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二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年。

[2] 胡壮林、李占子,《语言学简明教程》(英文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3] 何兆雄等,《新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二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8。

[4]杨忠,英语语言学导论(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4.3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宜宾学院智慧校园《英语语言学概论》是一门开放课程。课程以段志高老师视频讲授为主,重要知识点总结、测试、考研试题总结为辅。

4.4 评估与评价(示例)

(一)注重评价的多样性,根据学生的课后作业、课堂表现、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综合评价学生的表现。

(2)注重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鼓励具有创新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学生,全面评价学生的能力。

(3)本课程考核评分采用100分制,以日常作业和课堂表现作为过程考核的依据,期末考核作为期末考核的依据。日常作业占30%,课堂表现占20%,期末考核占20%。 50%。

课程目标与评估内容之间的对应关系

课程目标 评估内容 评估方法

课程目标1:《语言学教程》教材第1、2、3、4、5、8章的主要概念和观点。期末考试中的客观题。

课程目标2:运用《语言学教程》教材第1、2、3、4、5、8章的知识来分析语言。最后客观题中的主观题。

课程目标3:运用《语言学教程》教材第1、2、3、4、5、8章的知识解释语言现象,解决英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纠正自己的语言错误,并进行初步研究。每日作业和课堂表现。

评估方法及评估说明

考核方式 比例考核/考核规则

每迟到一次,总分扣1分;每次缺席扣 2 分。

过程评估(50%) 家庭作业 40% 每日四项家庭作业: 1)检查信息并写一篇短论文; 2)根据所学的语音知识,对每位学生进行录像,展示自己的语音能力; 3)利用语法知识绘制树形图; 4)运用语用知识分析句子。

期中考试 无

课堂表现10%的学生只要每次准时到校即可获得80分。每答题加5分,答四次为满分。

地址:英语口语培训-在线英语教育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4 放声说英语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EyouCms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2022048672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