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0-123-4567
多种出行方式选择
我选择再次战斗
茶半声
姓名:阚润辉
原校:上海师范大学
录取学校:复旦大学
录取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入学年份:2023年
2022年高考是我12年学习生涯中考得最差的一次。我擅长的数理化四科不幸同时出现了巨大的下滑。新高考的变数让我不敢选择复读,也不愿意在省外211大学或者985中外合作专业度过4年。最终,在多种选择中,我选择了再试一次,申请转学。
01
备考经验-数学
暑假的主要任务是打基础。我上的是唐家峰老师的考研基础班,但是没有科兴的课程。问题很少,基本仅限于课程中的例子。主要任务是理解和记忆高等数学中的概念和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方法。由于高中时参加过物理比赛,对极限、微积分等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暑假学习高等数学还是比较容易的。
大一第一学期,我主要做的就是打好基础。这段时间听了科兴何金玲讲授的精讲课程和唐家峰讲授的考研精讲课程。我后续的练习主要是何老师的讲义和唐家峰老师的《基础题词典1800》的高等数学部分。我还做了一些受欢迎的《转学生高等数学题集》。值得一提的是,柯星河老师课前总是布置好几道题,我个人感觉质量非常高。另外,我还听了科兴袁老师记录的三大计算、常见结论和模板,对我也很有帮助。我强烈建议仔细观看它们。
寒假期间,我参加了柯星河老师的高难度课和线性代数课。我做的题主要是高等数学题。难度课的讲义还包括1800题的线生成部分。当我遇到更好的话题时,我会标记它。
大一下学期五月份之前,我除了听何老师的课以外,主要是做题。完成了复旦大学出版的高等数学题集和《高等数学同步辅导与复习提高》(《紫皮书》),然后有选择地完成了陈兆斗老师的《大学生数学竞赛练习简明讲授》 。同样,当我遇到好问题时,我也会标记它们。
5月,我去杨浦参加何老师的难度班。在答题方面,我把以前标注过的题都重新做了一遍。然后我又重点看了难度班和复旦大学的15套试卷。往年的真题重复了两遍。
一些提醒
1.正如以前和我分享过的学长和同学说的,大学里不应该听数学课。就连我这个数学专业的人也有同样的感觉(我也抄作业答案);
2、对于有难度、有代表性的题,需要多次重复。对于像我这样没有用错题本习惯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像我一样,第一次做题时不要直接把题写在书上。同时,对好的问题进行标记,以便第二次复习。不提醒重做题;
3、以往的试卷可以用来检验自己,也可以作为参考,在复习时筛选出一些风格不同、太难或太难的题目。在往年的考试中,我能够完全正确地完成大约15道题;今年的题目比较难,我一共答对了大约13道题;
4、试卷和解题过程也很重要。上课时还要注意学习何老师的解题流程和措辞;
5.关于线性代数,可以感觉到复旦这几年对这方面的要求降低了,但是我的建议还是学一下,大概到研究生水平。毕竟,在考场上,遇到并解决一道比较简单的线性代数题,对于临场心理调整和考试成绩都有很大帮助;
6、一些非数学专业的学生可能希望通过学习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数学专业来提高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个人的建议是没有必要这样做。从我自己的学习经历来看,复旦的考试确实涉及到一些数学专业所需的知识,但大部分内容在紫皮书和何老师的课程中都有涉及,而且后者的问题更具针对性。复旦的出题风格,只要练得好,考场上基本不会出现因为不知道某个定理而解不出来的情况。
02
考试准备经验-英语
我的英语学习风格相当极端,并不适合所有人。
经过高中三年的努力,我对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得非常有信心。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的词汇量比较薄弱。另外,我也是从之前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中了解了复旦的英语考试。主要的难点在于词汇,所以我在准备英语考试的过程中花了80%的时间和精力来记忆词汇。
记忆单词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主要使用两种方法:
第一个是观看科兴宣风教授的课程。无论是暑假科兴的千词突破、上学期的强化课程还是寒假的托福词汇课,宣风老师都会讲解大量的词汇,以及记忆方法、同义词分析等。除了看直播、参加线下课程外,还要反复看回放,每天坚持看3小时的课程(其实宣传老师平均每节课可以教3.5到4小时)时间,我通常以 2 倍速播放重播)。全部读完后,从头开始再读一遍,读完后再重复一遍。特别是,从第二次开始,我会把忘记的单词记录在百次瞻的词汇本上;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单词记忆软件。这里我选择了白瓷瞻。同样的,我会把不认识的、忘记的单词都放进词汇书里。
考试前一个月左右,我停止了记新单词。我把以前积累的单词本打印出来,把中文遮起来(复旦不考作文和翻译,所以没有练习阅读中文。想想英语能力),把中文单词一一写下来,然后然后挑出不认识的(正确的也算),再做一次,这样循环一直持续到考试前几天。
在答题方面,直到大一下学期我才做了额外的题。我只做课后宣传老师布置的题。我没有像词汇一样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宣老师讲的解题课。
实践证明,这个准备策略很适合我。大一下学期,我开始为考研读书。一周左右的时间,我从阅读4篇文章7个错误,提高到阅读8篇文章3个错误,并且保持稳定。半个月后,我开始做托福阅读,大概两三周就答对了。一旦精度和速度能够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之后我每天所做的就是做题来保持自己的感觉。完形填空和多项选择也是如此。每天坚持练习。
考前半个月,我还做了几套英语专业八级阅读理解真题。不过,做这道题的主要目的不再是提高自己的能力,而是提前适应比自己水平更难的题,然后探索一些可能有用的技巧。
一些提醒
1.学校的英语课也是如此。你不必听他们的。但如果你在课堂上遇到喜欢提问的老师,你还是要注意。对于考试策略是“数学拿高分、英语过关”的学生来说,吃透宣老师的课程就足够了;
2.关于英语试题,我的建议是“略高于考试要求”。比如复旦考试有6篇阅读文章,那么我在做托福阅读的时候,就会一次做8到9篇文章,以提高自己对长读、多读的容忍度。单选和格式塔测试也是如此。原因。如果周末有一整块时间,可以自己在几本书上找题,像复旦大学一样形成一套试卷,定期考试;
3.提问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你不适应,可以从没有时间限制开始,然后在基本时间限制上设置时间限制,慢慢提高要求。每种问题类型分配的时间取决于您的具体情况。
03
大学生活
我的一天大概是这样的:
周一至周五:早上6:30左右起床,然后背一会儿歌词;有课就去上课,没课就去图书馆自习(个人建议不要逃课,如果是水课可以找个角落坐后排,反正他们也不上课,哪里都一样)。晚上自习完后,我会去图书馆的“场合自习室”学习一会儿,10:30左右回去,11:30之前睡觉;
周末:如果没有课,我就去科兴的自习室,那里的环境会好一些,一直到下课时间,然后十点左右回宿舍自习。
一年中偶尔会有一些无法克制自己的时刻。例如,当党员身份和学校作业都堆积起来时,我就做高数题中困难的部分。很长一段时间都写不出一道题,而且很简单。坍塌。出现这种情况时,我通常会暂停准备过程,解决其他问题,然后放松(比如打羽毛球、看早点的足球比赛、好好吃饭等),早点睡觉,调整到注意力集中的状态,等第二天的学习。
日常社交方面,除了室友和一两个朋友之外,我在学校基本上不和其他人交往。虽然我的室友不参加考试,更喜欢玩游戏,但他会尽量不打扰我,并且愿意在紧急情况下帮助我。我的朋友和一些和我关系很好的高中同学也会跟我说话。聊天,多亏了他们,虽然大一很无聊,但我的心情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成绩点问题因学校而异。对我来说,由于选修课不计成绩分,只要及格就够了,所以选课时,我只需要找到分数更高、考核方式更友好的课程即可;对于其他课程,如果是我不擅长的课程(比如我们专业的经济学,计算机课的Python),建议上课时听。期末考试前,你可以在哔哩哔哩等平台上找到一些速成课程,然后再尝试。基本上还是可以满足复旦的要求的。 。
04
关于考试
最初我的目标专业是力学,但看了力学和核工程的培养计划和分数线后,我把目标改为核工程。考试前的最后一晚,我没有复习太多。我简单的把真题过一遍,然后就早早的睡觉了。
在考场上,我的心态比较稳定,因为我对难度有预期,所以没有高考时的焦虑。数学考试给我的印象是需要大量的计算,而且比往年稍微难一些。幸运的是,我没有发生任何重大事故。虽然我犯了低级错误,丢了20分,但我仍然发挥了正常水平;
英语考试出乎意料地难。当我看到一篇24页的论文时,我有点震惊。我听以前的学长说考试会像托福或雅思一样难,但我个人觉得远不止于此。除了几道考语法的选择题和前面几篇阅读理解的文章,基本上没有什么题是我会做的。完形填空中的一些选项对我来说看起来像是无稽之谈,我只能选择我觉得顺眼的一个。得益于我每天练习的忍耐力,我基本上保持了90分钟的高度专注。我依稀记得考试后我的四肢都麻木了,100个选择中我只能准确地做出30个左右。
考试结束后,我对自己上岸没有太大信心。虽然有期待,也有失望,但我很快就恢复平静,重新投入到期末考试的准备中。与周围的人相比,我这一年学到的东西更多,成绩在学院里名列前茅。即使我没有通过考试,我也可以通过考研和考研去理想的学校实现我的目标。理想的。但这次我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正如一首歌所唱的:“如果用失败来评判我,我相信这就是成功之前的伟大。”我相信,无论是否上学,每一个为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的学生最终都会成功。
最后祝愿2024年所有参加考试的同学一切顺利,愿你们的目光在复旦的日月星辰之中!